服务热线
文章分类
为什么很多学生一上初三成绩就不好了
为什么很多学生一上初三成绩就不好了
撰写人:黎老师 2017年10月13日夜
孩子初一初二成绩也还不错!学习态度一直很好,也很努力啊!为什么上初三以后成绩就不好了?想必带毕业班的老师,每年初三国庆后都能听到很多家长这样的疑问。
> >其实这些问题并非个别!而是普遍存在的,请家长们不要着急,盲目补课,想要补救,就要先找到问题,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,才能解决问题,由于初三时间紧迫,避免大家少走弯路,现将根本问题与解决办法汇总分享,以求共勉!
作息时间
> > > 到了初三,科目增多,难度增加,综合性增强,同样也是24小时,有些同学学习时间没有增加,那么投放到各科的学习时间就会减少,而有些同学则苦熬一两点,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,影响新课的学习,无论那种情况,成绩不增而降就纯属正常了。
> > >建议初三同学晚上休息不得早于23点,但不能晚于24点,熬夜到凌晨一两点,不如凌晨四五点早起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所讲,睡眠的最佳时段在凌晨1点到3点。
课堂听课
> > >正所谓:“不会听的听热闹,会听的听门道”课堂听课非常重要,会听课的学生,课堂能紧跟思路,不会听课的同学往往是注意力不够集中,只听所以不知道所以然,前者听的是思路和方法,体验了整个分析过程,而后者听的是结果,课后可能又不会了。听课效率不高,导致很多知识点和题型是是而非,难以串联,恶性循环,自然会导致成绩下降!
课后落实
> > >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基本保障,甚至还需要在对应增加大量练习来深化拔高,但不少同学面对繁多的课业,为了完成任务,最终选择了数量而放弃了质量,导致对知识点掌握的深度不够,面对初一初二相对简单的知识,理解能力好的同学还可以应对,长期遗留的问题不能得以解决,形成板块性知识点缺失和断层,面对初三的综合应用,自然是力不从心,可想而知了!
考场发挥
> > 毛主席说:“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”,考试有正常发挥,超长发挥和失常发挥三种情况,有些同学能把所学有限的知识充分发挥应用出来,视之为超常发挥,有些同学由于平时学习过程中,工作认真扎实,基本能保证考试正常发挥出来,而对于失常发挥的同学,往往是指学的好的同学,却考出了令家长、老师和自己意外的成绩,偶尔到是正常情况,但长期失常发挥,就值得思考了,那么失常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逻辑思维,能否把考试题目中所含知识点和题型调动出来,完全在于自身的思维模式,也就是说拿到题之后,怎样分析和怎样思考才能想到这些知识点和题型的问题,完全靠的是平时学习过程中,对逻辑思维的培养,但是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意识不到这个问题,当平时的学习程度和成绩形成反差时,也许大家早该思考问题所在了!
学习效率
> > 很多同学看似很认真,很刻苦,但考试成绩总是不尽人意,其实这只能反映出这个同学有了学习态度,而真正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除了学习态度之外,最主要的是学习力度和学习方法,态度是目标的体现,力度才是行动力的保证,方法则是为行动的方向和实现目标制定的具体计划,是正所谓:“成功=目标+行动+计划”,而有些同学看似在学习,其实根本不在学习状态,一会去喝水,一会去卫生间,一会又挠耳抓鳃,甚至是神游四方了,失去目标的学习,行动力也就失去的方向,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!
没入门,难突破
> > >根据黎老师自主教学理论体系:“两大步骤,三大核心”所阐述,突破是建立在入门的基础上,也就是说没有入门很难突破,各门功课的入门章节集中在初一初二的学习,由于前期内容相对简单,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重视细节,并培养出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,长期的知识漏洞和总结性的缺失,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,总结性不够,知识不能贯穿应用,而初三综合性增强,涉及之前所学的知识的共性不够用时,自然会影响到初三学习的同步效果,也就很难达到突破拔高的效果!